自從華為宣布與小康股份(601127.SH)進行合作,在華為的渠道零售店內售賣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 源汽車品牌賽力斯之后,小康股份的股價就一路狂奔,從 2020 年 11 月至今股價上漲 6 倍。?
可是目前在路面上跑的賽力斯汽車并非很多,短時間內股價有如此大的漲幅是否過分透支了未來的空間??
小康股份成立于 1986 年,從初始的彈簧產品做起,最后發展成整車制造企業。小康股份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小康面包車,2017 年小康股份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,2019 年正式推出第一款新能源汽車賽力斯 SF5。?
搭上華為順風車?
與華為進行合作的汽車廠商不止有小康股份。?
長安汽車也準備與華為、寧德時代合作推出一款新的智能汽車,預計?
會投入 1500 億。?
北汽藍谷與華為的合作則更有特色,雙方合作建立了“1873 戴維森創新實驗室”。相比其他兩家,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探索更加深入。另外,?
北汽還與麥格納成立了合資公司,其北汽極狐汽車就是在麥格納的工廠生產的。麥格納是全球知名的汽車整車生產制造商,為奔馳、寶馬、捷豹等生產整車。有麥格納做助力,北汽極狐的基本性能肯定不會差,這也是北汽極狐的一大賣點。?
華為與小康的合作看似轟轟烈烈,但華為與眾多汽車廠商都有合作,顯?
然華為并未將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全部押注在小康身上。?
這樣的“多角戀”,不禁讓人為小康股份能否實現銷量突破有所擔心,因為在華為與其他眾多新能源汽車品牌合作的背景下,也不排除其他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進入華為體驗店的可能。?
更重要的是華為與小康的合作中分不清誰起主導作用。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,雙方肯定會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時候。當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到底誰有最后的決定權?如果雙方的意見南轅北轍,在強勢的華為面前,小康股份的話語權顯然就沒那么重。前段時間,有記者采訪上汽的領導,是否會與華為等公司在自動駕駛方面進行合作。上汽的領導給出了否定的?
答案,因為過分與第三方公司合作,等于將自己靈魂交到別人手中,這對于車企來說是非常大的風險。?
與諸多新老對手相比?
小康股份的賽力斯在銷量上還未真正的站穩腳跟。而其他新能源汽車廠商,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霸主特斯拉還是國內的蔚來、理想和小鵬,他們的銷售數量和門店數量,都明顯超過小康股份的賽力斯。?
特斯拉 Model Y 最近降價到 27.6萬,與小康股份的賽力斯 SF5 直接競爭。在特斯拉 Model Y 銷量氣勢如虹的情況下,小康股份能否經受住這樣的沖擊,不免讓人心中捏了一把汗。?
面對已經占據先發優勢的新能源汽車廠商,小康股份還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追趕。?
回到與華為的合作上,小康股份是傳統汽車廠商,華為本質上是一個硬件設備廠商,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的情況下,小康股?
份和華為都缺乏互聯網基因。在與蔚來、理想、小鵬等具備互聯網基因的汽車企業比拼時,或許對智能化和軟件服務方面的理解會稍遜一籌。?
另外,賽力斯 SF5 只支持 L2 級自動駕駛。很多消費者對智能化和自動駕駛有非常高的期待,對比特斯拉和國內的蔚來、小鵬等公司,小康股份在自動駕駛方面還有很多功課要做。?
小康股份的賽力斯 SF5 主打的是增程式電動車,而對增程式電動車看?
好的汽車廠商并不多。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理想研發的增程式電動車,可是理想在未來兩三年也會推出純電動的新能源汽車??梢娫龀淌诫妱榆囋谄噺S商中并非主流。增程式汽車本質上是通過燃燒汽油來為汽車提供電力,與現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初心并不太相符,被看作是現階段緩解純電動汽車里程焦慮的一個過渡性方案。?
根據小康股份披露的數據來看,今年上半年其產量為 14.3 萬量,銷量?
為 13.28 萬量,相比 2020 年同期上漲20% 左右。但這是因為 2020 年受疫情的影響整體銷量較低,實際上相比于2019上半年的數據是下滑的。?
在各家廠商向新能源轉型的今天,每個企業不進則退。在特斯拉和國內造車新勢力高歌猛進的情況下,傳統汽車廠商如果不能跟上步伐,可能很快在市場上就沒有自己的位置。?
小康股份不僅擁有賽力斯,同時還有東風小康、瑞馳等汽車品牌,并覆蓋多種車型,但是除了賽力斯搭上華為概念使其有一定的想象空間,其
他品牌的汽車在市場上的地位和知名度并不是太高。?
一方面小康股份的營業總收入連年下滑,讓市場懷疑小康股份在汽車市場是否已經逐漸被邊緣化了。?
因為小康股份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還是傳統的燃油車,而燃油車這部分市場份額已然是江河日下。最近兩三年以來中國整體的汽車銷量呈現下?
降趨勢,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逐漸被新能源汽車取代。小康股份之前的銷售主力是微型客車,但微型客車的市場總體銷量下滑的特別快,從 2010 年的249 萬輛下降到 2020 年的 39.5 萬輛。小康股份自身的燃油車銷量也從 2017年的40萬輛下降到2020年的25萬輛?,F在可能就算賽力斯能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取得不錯的銷量,也難以讓小康股份業績獲得比較大的提升。?
另一方面,與同為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的東風汽車相比,東風汽車財務表現明顯好于小康股份,但股價卻不足小康股份的四分之一。很明顯小康股份股價被炒作的離譜了。?
如果 2020 年是因為疫情原因,導致公司大幅虧損,那么在與華為合作?
之后,小康股份 2021 年第一季度仍然出現大幅虧損,就讓人難以接受了。?
結合股價的表現來看,小康股份已經從 6 月股價最高 83 元,跌倒最近60 元左右。市場是無情的,一旦企業業績不符合預期,在股價上立馬就會有反應。?
小康股份這兩年股價的上漲是疊加了華為概念,但結合其近幾年的財報和基本面,高股價還能維持多久或許要打一個問號。